现象
当下,存在这样一种现象,少数单位向群众征求意见,结果梳理发现不少都是反复提出的“老问题”,于是就新老有别、厚此薄彼,以致群众提出的一些意见被束之高阁。比如,面对群众提出的“老意见”,个别党员干部往往一听了之、一笑了之,更有甚者还因此对群众心生埋怨……诸如此类抱着“挑剔”的态度处理群众意见,与打开大门察民情、听民意、汇民智的初衷背道而驰,实在不可取。
评:
(是什么)听取群众意见是一件辛苦活儿、细致活儿,有着大量涉及方方面面的细微琐碎但又不容小觑的工作,认真做好确实不容易。但听取群众意见,更是一件良心活儿、技术活儿,既要虚心听取,做到原汁原味、如实记录,也要用心提炼,做到梳理汇总、科学归纳,但更重要的是要尽心整改,做到纠错必尽、标本兼治,将意见变为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和群众满意的整改效果。在这个过程中,面对群众反复提出的一些“老问题”,甚至是带抱怨性的“念叨”,更是要做足虚心、用心、尽心功夫,切不可一笑了之,更不能对群众心生埋怨。
(为什么)事实上,透过现象看本质,“老意见”的背后,往往有着需要用心去分析研究的根源。其中,有的可能是因为老问题作祟,或因问题未被重视而尚未整改,或因问题复杂而仍未整改到位,或因问题极具反复性而死灰复燃,总之是问题尚存、群众不满;有的也可能是由新情况导致。
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”群众的意见中既可能有自己遭遇的困难与诉求,也可能有对党委政府的希冀和要求。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,特别是那些反复提及的“老意见”,对于了解社情民意、查找工作疏漏有着重要意义。
(怎么办)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倾听人民的呼声,了解人民的愿望,汲取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,‘关心、济助’每一个需要关心济助的人,是我们的责任,也是我们的义务。”可谓一语道破了听取群众意见的真谛。切莫忽视群众的“老意见”,关键在于既要端正态度,充分尊重群众,遇到“相似意见”不忙武断定论;也要实事求是,认真研究分析,搞清“相似意见”的来源、根源和进展情况,分清悬而未决、决而未断、断而未干、干而未成、成而未“晒”等客观问题,做到分类处理、妥善应对;更要加强沟通,对存疑的意见及时予以确认,避免想当然的猜测和推断,同时让意见提出者了解意见办理情况,提高征求意见的精准性、科学性、透明性和有效性。
公选王前期精彩推荐:
【2020公务员遴选热点解读】某地公职人员上班时间发朋友圈被问责,究竟该不该?
【2020公务员遴选热点现象解读】为何基层干部面对采访纷纷“匿名化”?
公选王遴选网栏目齐全,内容丰富,考点精准,欢迎注册学习,早日成功上岸~~
公选王官方微博
关注我们,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