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内卷”的本意,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,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。然而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、屡次出圈,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。如何破解“内卷”,成为每一个大学生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。
(表现)
“内卷”是一种固化形态,或者说停滞不前的状态。最突出的表现在于,“我不停地努力,为何却很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?”社会不断进步,竞争就会变得异常激烈,以大学校园为例,以前稍一努力就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拔尖者,现在大家都在奋力向前,采取“奔跑的姿态”,冲刺一番下来才发现,自己不但没有进步反倒可能退步了,付出的巨大努力没有获得一个理想化的排名。
(形成原因)
这就像百舸争流,“不进则退,慢进也是退”。“内卷”的形成,源于在更难获取成功的大环境下,一个人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,他们会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消耗精力的死循环中,在赛道上同其他选手拼命竞速,结果却只领先那么一丁点,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,成功也变得越来越难,付出的代价则不断攀升。但不少人没有意识到,通过赛场的过程参与,自己的奔跑能力得到了提升,个人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。在齐头并进的赛场上,其实没有真正的失败者,每个人都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。
(大学生的不适应既正常又不正常)
大学生对“内卷”的不适应,既正常又不正常。说正常是因为,在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中,这种烦恼和焦虑是迈向成熟的必然阶段,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。说不正常是因为,以往不少高校的学业环境相对宽松,对学生成绩的要求较低,大学生“划水”也能毕业,稍一努力就能实现较大突破,让成功变得极为容易。可以说,以往大学生“内卷”的环境尚未形成,竞争的压力也未能有效传导,现在则大不一样了。
(大学生应该理性对待)
当多数人都处在一个缺乏压力的环境中,动力也就会显得不足。大学固然属于象牙塔,不过也是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步,与社会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。如果大学生在校园中不能感觉到“内卷”带来的压力,不能真正找到自身坐标和努力方向,那么进入社会后,就可能付出更高更大的代价——大学虚耗的时间、浪费的机会都需要靠后续来弥补,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。
到那个时候,相信不少人将会更加焦虑和恐惧,也会为之前的所作所为而后悔。因此,现在尤其需要大学生在越来越“严”的基调下,对“内卷”有更清醒的认识,能够理性地面对,做出科学的选择。
不少大学生陷入“内卷”,对此感到焦虑,与缺乏科学规划也有很大关系。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中,大学生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式,从盲目的同质化和一体化竞争中走出来,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走差异化、个性化的路子,弄明白“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”“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”,才能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“不一样的我”。
大道至简,举重若轻,如何看待和应对“内卷”,就不会成为一道复杂沉重的人生难题。
(来源:北京青年报)
公选王推荐学习:
【2021中央机关遴选面试热点分析】“新职业”发展现状如何?
【2021中央机关遴选面试热点关注】怎么看待“社会性死亡”?(评论三则)
【2021中央机关遴选面试热点关注】大数据“杀熟”现象怎么看?怎么破?
公选王遴选网预测到遴选真题是常态,更多精彩文章不断发布中,备考遴选的考友们建议注册本网持续学习!
公选王官方微博
关注我们,获取热门遴选发布资讯